Zhāo Lewis Liú

Writer | Director | Producer
  •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 中文
IMG_0383.jpg

Video

  • Bio
  • FIlm
  • Video
  • All
  • 1990 Institute
  • 美国之音

中国影人涌入好莱坞

Zhao Liu November 29, 2014

近年来,很多中国演员频繁亮相好莱坞大片,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美国取景拍摄。伴随着中国影人到好莱坞镀金的还有大量中国资本的涌入。那么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进程如何呢?

今年11月的美国电影市场(American Film Market)吸引了来自全球70个国家的8000多名电影从业者聚集到洛杉矶的圣莫尼卡,其中也不乏中国影人和片商的身影。百度旗下的视频网站爱奇艺的副总裁杨向华介绍说,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更多中国观众喜欢的影片和增进与好莱坞的合作。

爱奇艺到美国好莱坞来,一方面是想把更多的内容,好莱坞电影,电视剧引入中国。第二方面是爱奇艺今年7月成立了影业公司,我们也在跟好莱坞的公司探讨怎么会合作,在电影的生产,制作,宣传,发行方面的合作。

爱奇艺赞助了今年美国电影市场的论坛活动,并且主办了中国之夜, 而这只是中国资本涌入好莱坞浪潮的冰山一角。

10月8日,乐视影业宣布以2亿美元的战略基金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子公司,用于开辟好莱坞市场。今年9月,华谊兄弟则发布公告称拟斥资1.3亿美元设立美国分公司。今年6月,上海复星国际斥资2亿美元入股由前华纳兄弟总裁杰夫•罗宾诺夫成立的Studio 8公司。

中国资本大规模进入好莱坞可以追溯到2012年,小马奔腾联手印度传媒巨头信实媒体(Reliance Media Works),收购了曾为《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等电影制作后期的美国特效公司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并持有其70%的股份。同年,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运营商AMC影院公司。根据彭博社报道,万达最近正在和狮门影业和米高梅电影公司讨论收购事宜。

博纳影业的首席执行官于冬认为,投资只是进军好莱坞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习好莱坞成熟的技术和商业机制。

要进入好莱坞不是口头的,我觉得首先是要投资拍摄西片,然后引导这些好莱坞的制作人才拍摄中文电影,这不是说把一个西片放几个中国演员就可以了,西片的内容就是世界发行的英语电影,同时还要用这些人才拍中文电影。当这些事情都在发生的时候,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机会让两地的制作人更多的交流和融合,可能会有很多很多失败的案例,但是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可以驾驭两地市场的国际型的制作人会成为最终最大的赢家。

然而,与中国资本涌入好莱坞的畅通无阻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时的步履维艰。在中国创下近13亿元票房奇迹的喜剧电影《泰囧》的美国票房只有5万7千美元,在中国取得7亿元票房的小成本电影《致青春》的美国票房只有1万1千美元,而张艺谋花重金请来“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金陵十三钗》,虽然中国票房超过6亿人民币,但在美国上映后却无人问津。电影制片人韩薇认为,语言和文化差异是中国电影在海外频繁遭遇滑铁卢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就是西方观众不太喜欢看有字幕的电影,那么中国的观众反而从小到大都可以看有字幕的电影,所以这是从文化上有根本的区别。所以这也是造成中国电影很难让西方观众认为它是主流电影,他们认为它是外语片。所以他们不会去主流电影院去看它。

然而,并非所有华语片在美国都没有市场,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不仅拿下了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还获得了近1亿3千万美元的票房。好莱坞华裔制片人杨燕子说,华语影片的海外票房成绩与影片的类型有很大关系。

如果是动作片,或者有一些意外的片子在美国就可能很成功,比如《卧虎藏龙》或者《英雄》,那是动作片,所以他们觉得有点异国风情(exotic),就觉得:噢,这是只有中国人可以拍的片子。但是像《泰窘》这样的片子是喜剧,也有很多美国人,美国电影(艺术)家也拍喜剧,他们(观众)就没有原因去看一个中文喜剧片。

索尼影业中国区制片人狄迪认为,一部作品的情感力量是该片能否取得国际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的电影,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触动人心。不管你是中国人,美国人,挪威人,还是巴西人,那些在情感上能让你产生共鸣,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感受到一些东西的电影是能够跨越国界,感染观众的。比如陈可辛导演的作品《亲爱的》,我看这部电影时就一直在哭,而且整个电影院里也没有人不落泪的。

不过,并非所有中国影人都对进入国际市场那么感冒,《泰窘》的导演徐峥在上海电影节的论坛上表示,过分强调“走出去”就是文化上的自卑与弱势心理,拍一部中国观众爱看的电影就行了。优酷土豆旗下合一影业的首席执行官朱辉龙认为,保持自己作品特色,立足本土市场很重要。

用户喜欢的模式就是对的模式,没有说一定要跟美剧一样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觉得中国模式有中国模式的特点,比如我们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网络剧,那很多美国公司都想把它开发成一个大电影,一个在全世界发行的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好莱坞电影公司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杨燕子认为,更多与好莱坞的交流将有利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更有自信。

在技术方面,可能好莱坞的片子超过中国目前的技能,但是很快,我觉得中国人就可以学会这套,但是同时,中国人更懂得中国人的心,所以他们找出来的人物,讲的故事,当然能够吸引中国观众。

好莱坞正在经历一场“出埃及记”,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选择离开加州到税收政策更好的州和其他国家进行拍摄制作。然而,也有中国电影剧组来到洛杉矶拍摄,11月24日,由黄晓明,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在洛杉矶杀青。尽管中国剧组来到美国的案例还不多见,但中美影人高峰论坛的发起人萧培寰对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充满信心。

中国有巨大的好的故事元素,我觉得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全球化的团队来帮我们推这些故事的话,可以说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刻已经到了。

In 美国之音 Tags 中国演员, 好莱坞, 美国电影市场, 洛杉矶, 圣莫尼卡, 资本, 变形金刚, 数字王国
Comment

中美电影合作进入蜜月期?

Zhao Liu November 10, 2014

2014年11月5日,第五届中美电影高峰论坛在美国洛杉矶巴尔的摩千禧酒店举行。好莱坞与中国影视行业领袖齐聚一堂,探讨未来中美电影合拍相关的事宜。

这一民间论坛最初创办时票价只要20美元,到这一届已经涨到250美元一张,而要参与论坛后的晚宴,与行业领袖们共进晚餐,则要额外支付500美元门票。那么中美合拍到底前景如何?

近年来, 中国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

而在北京,重庆,香港等地取景的科幻动作电影《变形金刚:绝境重生》今年暑假在中国取得了 19.78亿人民币(3.22亿美元)的票房,一举超过了其美国票房(2.45亿美元),成为了本年度全球单一影片在单一国家或地区的最高票房纪录。

多数好莱坞大片的北美票房只占其全球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如今北美市场已相对饱和,因此国际市场是其主要的增长空间。博纳影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于冬认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好莱坞寻求合作的主要原因。

于冬:“中美合拍片是未来的一个出口,因为在2018年以后,中国的市场会成为超过北美的第一大市场。未来的稀缺人才是国际化的制片人,既懂北美市场,也懂得中国市场。”

曾经担任电影《小时代》制片人的大盛国际总裁安晓芬认为,中美影视行业的合作是各取所需,并且可能成为一种长久的存在。

她说:“美方需要我们的市场,我们需要他们的人才和技术,这样的合作未来带来的就是大家都能从中受益。我们会把自己的电影从一个比较低级的水平提高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那么美国也会从合作中获取商业的收益。”

目前,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进口分账片,制片方分账为25%,但每年只有20部进口片和14部3D与Imax电影的进口配额。第二种是进口买断片,也就是国内片商以固定的价格把影片的放映权从国外片商处买断,而国外片商不参与中国票房分成。第三种就是中外和拍片,通过这种方式制作的影片,可以与国产片同样享受 43%的票房分账比例。

影视投资人刘晓霖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未来一两年内将投入10~20亿人民币到电影市场。他说中美合拍存在着很大挑战,但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刘晓霖:“双方的合作沟通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比如说,美国有很完善的娱乐法,律师,包括完片担保,它的制作工艺的要求,还有各种工会和法律保障。那中国可能没有这么多的一些环节,相对来讲成本比较低,那么有的时候也意味着风险。但总的来讲,中美合拍片在世界电影市场里,会形成非常强大的一个消费产品,娱乐产品。”

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已发布和实施了《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但是成功的案例却很少见。原因之一是中外合拍片的条件苛刻,比如需要聘用中方主创人员,并要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主要演员要是中国演员,在中国取景拍摄等。因此《变形金刚4》《钢铁侠3》《敢死队2》《环形使者》以及《云图》 等多部有着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并未达到中美合拍片的所有条件。但好莱坞制片人韩薇女士认为,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中美合拍片,增加与中方的合作仍然有利于好莱坞影片进入中国市场。

她说:“如果你一开始就能够拿到正规的合拍资格,那么你肯定会有不同的分账,那还有一种机会就是你可能可以引进。那为什么会有优先引进呢,那就是因为我有很多中国的元素在里面,也许我不能达到合拍片很严格的标准,但是我至少是有在往这个方向走。所以我相信电影局他们也会优先引进。”

好莱坞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与中国题材相关的作品,但对中国和华人社会的描绘几乎都是负面的,近百年来美国主流电影作品中出现的华人角色一直是脸谱化和刻板印象化的形象。如今好莱坞主流电影中虽然加入了中国面孔,但大多数中国演员只是在“打酱油”,扮演一些无足轻重的角色。好莱坞华裔制片人杨燕子说,中美合作的增加将会改变这一现状。

她说:“在美国长大的任何华人就很敏感,我们确实是一个少数民族,每次看电影或电视你就觉得一个华人就代表我们所有的人。所以如果老是那些没意思的人物,你就会觉得很伤心,你会觉得,哎呦,这会影响别人怎么看我,看所有的华人。所以现在人家(好莱坞)就开始(变得)更敏感,认真地了解中国文化,而且想了解中国人想要看什么东西。”

杨燕子曾担任《喜福会》《暗物质》《纽约客@上海》等多部移民和美籍华人题材作品的制片人。她认为好莱坞正在经历两场革命,一个是网络数字时代的到来,而另一个则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而这对于中国的影视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黄金时代。

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的电影,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触动人心。不管你是中国人,美国人,挪威人,还是巴西人,那些在情感上能让你产生共鸣,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感受到一些东西的电影是能够跨越国界,感染观众的。比如陈可辛导演的作品《亲爱的》,我看这部电影时就一直在哭,而且整个电影院里也没有人不落泪的。

不过,并非所有中国影人都对进入国际市场那么感冒,《泰窘》的导演徐峥在上海电影节的论坛上表示,过分强调“走出去”就是文化上的自卑与弱势心理,拍一部中国观众爱看的电影就行了。优酷土豆旗下合一影业的首席执行官朱辉龙认为,保持自己作品特色,立足本土市场很重要。

用户喜欢的模式就是对的模式,没有说一定要跟美剧一样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觉得中国模式有中国模式的特点,比如我们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网络剧,那很多美国公司都想把它开发成一个大电影,一个在全世界发行的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好莱坞电影公司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杨燕子认为,更多与好莱坞的交流将有利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更有自信。

在技术方面,可能好莱坞的片子超过中国目前的技能,但是很快,我觉得中国人就可以学会这套,但是同时,中国人更懂得中国人的心,所以他们找出来的人物,讲的故事,当然能够吸引中国观众。

好莱坞正在经历一场“出埃及记”,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选择离开加州到税收政策更好的州和其他国家进行拍摄制作。然而,也有中国电影剧组来到洛杉矶拍摄,11月24日,由黄晓明,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在洛杉矶杀青。尽管中国剧组来到美国的案例还不多见,但中美影人高峰论坛的发起人萧培寰对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充满信心。

中国有巨大的好的故事元素,我觉得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全球化的团队来帮我们推这些故事的话,可以说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刻已经到了。

In 美国之音 Tags 中美电影合作, 蜜月期, 小时代, 中国市场, 喜福会, 暗物质, 亲爱的, 中国元素, 中美合拍片
Comment

美国大麻合法化的博弈(下)

Zhao Liu October 20, 2014

距离首都华盛顿特区,阿拉斯加州,俄勒冈州和佛罗里达州将在11月4日的选举日就大麻合法化进行投票只有几天时间了。而支持和反对大麻合法化的运动则进入了白热化的冲刺阶段。

这无关公民权利,这不是机会平等;
我们陷入了一场,针对黑人的战争,
它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枪炮轰鸣,
而用狡黠的话语,欺骗我们的感情。
若不晓事实真相,代价将会是生命。
人们太单纯天真,轻易就相信媒体,
他们借种族歧视,让大家不容置疑。
可我们被蒙骗了,不明白醉翁之意,
让娱乐大麻合法,纯粹是商业利益。
要超过帝国微软,造更多百万富翁,
但我却笑不出来,因为这并不滑稽,
是我亲爱的人民,成了它的牺牲品。

This is not about civil rights or equal opportunities;
instead what we are in is a fight, targeting black communities,
not a war with guns and knifes,
but with strategic words steal the cost of our lives,
if the words of the truth not heard.
They say it’s about discrimination,
so their plan is untouchable;
well I say it’s an indication
that some people are gullible,
being deceived to believe,
what the media breed.
But we are duped,
nobody is legalizing weed to keep our men from the coup;
their whole agenda is money,
to make more millionaires than Microsoft.
Well I’m not laughing, cuz it’s not funny,
it’s my people that will pay the cost.

这是华盛顿特区反对大麻合法化运动发起人威尔•琼斯原创的一段说唱歌词,他想通过音乐和节奏来让更多民众了解自己所坚持的理念,对大麻合法化说不。而与此同时,在华盛顿支持大麻合法化运动的办公室里,主席亚当•艾丁格则在准备宣传材料。他派遣了志愿者们去不同的街区粘贴海报宣传,号召民众11月4日投赞成票;支持大麻合法化运动的两个口号分别是“投票重新调整警察资源”和“合法化结束歧视”。

大麻合法化与种族主义

艾丁格介绍说,大麻(Marijuana)最初是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外来词,并被赋予了种族主义色彩。

艾丁格说:“人们说,大麻使得黑人男性和白人女性做爱,这是1930年代人们用来鼓吹禁止大麻的一个理由。”

艾丁格说,在30年代美国禁止异族通婚,而这种说法正是利用当时美国社会普遍的种族主义情绪来达到禁止大麻的目的,著名的种族主义团体3K党也是倡导禁止大麻使用的。

尽管如此,大麻仍然在美国流行了起来,并从拉丁裔和非裔社区逐渐进入主流社会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47%的美国人承认他们曾经尝试过食用大麻。霍华德大学医学院教授威廉 •劳森说,当代年轻人中大麻的使用比例远高于他们的前辈们。

威廉 •劳森 霍华德大学医学院教授说:“50年代时,只有不到5%的美国人抽过大麻,等到了70,80年代就已经上升到33%了。婴儿潮一代大概60%~70%的人曾食用过大麻,而如果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70%~80%的人一生中将会至少尝试一次大麻。”

药品政策联盟政策经理的伯内特博士说,如今大麻已经不再是一个种族主义词汇,但同样是大麻使用者,黑人和白人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

马利克•伯内特 药品政策联盟政策经理说:“2010年,华盛顿特区遭到逮捕的大麻使用者中,非裔美国人占了91%的比例,但如果你看大麻使用者的统计数据,你会发现各个族裔大麻使用者的比例几乎是相同的。所以在涉及大麻的执法上,绝对有种族差异的情况存在。”

伯内特说,如果大麻合法化,那么之前因为大麻进监狱的非裔美国青年,将不会带着犯罪记录回到社会,这样也会有利于他们在找工作得到更公平的待遇。然而,琼斯认为,对不同族裔大麻使用者的差别对待只是种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大麻合法化并不能解决种族歧视问题。

威尔•琼斯说:“和使用大麻相比,种族歧视是一个更根深蒂固的问题,如果说仅仅让大麻合法化就能消除种族歧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说法。”

大麻合法化与经济利益

伯内特认为,大麻合法化的另一个正面效果,就是该产业将给华盛顿特区政府带来的税收。

药品政策联盟政策经理马利克•伯内特说:“如果我们能够让大麻合法化,对其交易征税的话,我们不仅能够省掉政府每年用于大麻执法的2600万美元的浪费,而且还可能得到每年800到1000万美元的税收收入。这样一来,政府还可以拿这些资金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社区。”

但琼斯对此保持怀疑态度,华盛顿特区一半以上人口都是非裔居民,琼斯认为把大麻合法化和种族问题联系在一起只是为了得到黑人选民的支持。

威尔•琼斯说:“像大麻这样新的行业,将会有很多资金涌入。但是这些行业的根本目的都是盈利,去挣更多的钱,而不是去帮助社区,关照青少年和儿童,所以我不认为大麻行业会有所不同,突然变得很有人文关怀。”

琼斯补充说,作为美国首都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全国大麻合法化运动有着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有很多外州的利益团体在想方设法推动华盛顿大麻的合法化。

琼斯说:“如果华盛顿特区合法化了,那么其他州也会效仿,通过同样的法律,因此这里是个兵家必争之地。”

琼斯承认,按照目前的民意调查,华盛顿特区几乎每三个人里有两个都支持大麻合法化。但他仍然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国会可以否决这一法案的通过。

大麻合法化与国会否决权

依据美国宪法第一章,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最高权威机构为美国国会,通过华盛顿市政府实施市政治理,因此国会有权否決地方立法。伯内特博士希望国会能够尊重民意。

伯内特说:“你知道的,在美国我们相信民主,如果11月份选民们决定要通过大麻合法化的法律,那么国会若要将其推翻将会是很虚伪的。但由特区的法律,他们是有机会干预的,所以我们很期待会发生什么。”

艾丁格已经做好了应对国会翻案的准备,而他的灵感来自香港占中运动。

艾丁格说:“如果他们(国会)真的这么做(推翻投票通过的大麻合法化法案),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抗议,像占领中环一样,去占领国会山。当然,我希望我们不用这么做,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讨论这件事,因为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认真的!”

In 美国之音 Tags 大麻, 合法化, 博弈, 种族主义, 异族通婚
Comment

美国大麻合法化的博弈(上)

Zhao Liu September 10, 2014

香港艺人房祖名与台湾艺人柯震东涉嫌吸毒案引发很多人对大麻的关注和讨论,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阿拉斯加州,俄勒冈州和佛罗里达州将在11月4日的选举日就大麻合法化进行投票。然而,大麻合法化仍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议题,尽管有很多人支持,但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大麻vs酒精vs香烟

今年7月,华盛顿特区通过了大麻去刑事化的法律条款,不再将吸食和持有少量大麻(1盎司以下)作为一项罪状来处罚。

华盛顿特区大麻合法化运动主席亚当•艾丁格(Adam Eidinger)正在自家后院里抽大麻。“有什么感觉?舒畅,敏锐,我感觉今天早上让我苦恼的事情已经不再让我感到一丝烦恼了,之前有的压力也都没了。”

根据现行法律,个人在华盛顿特区持有1盎司以下大麻只会得到25美元罚单和没收大麻的处罚,不再被捕入狱 。为了支持大麻合法化运动,艾丁格自己捐赠了3万美元,并把自家的客厅改造成华盛顿特区大麻合法化运动的办公室。艾丁格说,自己患有关节炎,而食用大麻能够有效减轻自己身体的疼痛;并且与酒精相比,大麻的危害要小得多。

艾丁格说,“我们知道,大麻会弱化人们的攻击性,会降低人们行使暴力和疯狂行为的冲动,和酒后驾车相比,使用大麻的人们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而酒精则会让人变得暴力,有很多家庭暴力行为都是酗酒造成的。”

根据联邦《药物、毒物及受控物质法》,大麻与海洛因,LSD(麦角酰二乙胺)等同属于最严重的一级管制药品(Schedule 1 Substance),而可卡因,冰毒则属于二级管制药品。美国药品政策联盟的政策经理马利克•伯内特博士(Malik Burnett)认为,将大麻与海洛因划为同一类很不科学。

药品政策联盟政策经理马利克•伯内特说,“把大麻列为一级管制药物是完全不合理的,一级管制药物是有高度上瘾风险并毫无医疗作用的,但现在有大量研究证明大麻是有医疗效果的。21个州已经修订了法律,使医用大麻合法化,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运动,我们也希望最终能够修改联邦法律,因为目前现有的政策很陈旧,而且与科学不符。”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大麻合法化。霍华德大学医学院教授威廉 •劳森(William B. Lawson)专门从事与酒精和大麻上瘾相关的研究。他说,大麻的确能让人产生愉悦感(Euphoria),放松并减轻压力,因此它被用来娱乐,或是当作镇痛剂使用。但大麻仍然有副作用,而且可能产生的效果与使用的剂量相关。“大麻的确会让人变得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如果有人在过度使用大麻后驾驶汽车,将会有危险。另外,有小一部分人会食用大麻上瘾,他们无法停止服用,从而影响正常活动。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人会因长期吸食大麻而引发精神疾病。”

大麻管制与青少年

根据全国药物滥用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大麻的食用者中有9%会上瘾,这一比例在青少年中上升到近17%,而每天食用大麻者中,25%~50%会上瘾。此外一项新西兰的研究报告表示,过度使用大麻会使青少年的智力水平下降8点。

威尔•琼斯(Will Jones III)是华盛顿特区反对大麻合法化运动的发起人,他将反对大麻合法化运动起名为“两个足矣”,意在强调有香烟和酒精就足够了,不需要第三种让人上瘾的药物。琼斯曾亲眼目睹大麻对年轻人的消极影响。他说,“我以前有位小伙伴,因为抽大麻,完全毁掉了自己的教育和职业前途。他没有上大学,而且我可以说,他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艾丁格有一个10岁的女儿,因此他将自己的大麻锁在铁盒子里以防女儿误食。艾丁格说,大麻合法化,有利于加强管理,从而可以降低人们从非法渠道获得大麻的风险。

艾丁格说,“我19岁上大学时,有人给了我一支大麻,但后来我们才发现这支大麻里掺杂了别的东西,里面有PCP(天使粉),一种非常强烈的化学药物。有人把PCP添加到了大麻里,但是没有告诉我们。所以如果大麻合法化,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相反,如果大麻不合法,会更加危险。”

伯内特博士说,大麻合法化更有利于监督管理,减少非法市场交易的风险。“非法市场会崩溃,人们会去正规的商店,光明正大地购买大麻,那么他们就不再需要到某个小巷子里找毒贩买大麻了,这种买卖会消失,而毒贩也无法和正规商店竞争了。”

但琼斯说,他并不认为大麻管制能够真正起到作用,就好像对香烟和酒精的管制并没有阻止未成年人吸烟和酗酒一样。大麻合法化反而使得未成年人更多地使用大麻。“科罗拉多州应该对大麻有所管制,但是2014年才过一半,已经有超过之前一倍的儿童因为摄入大麻引起的药物中毒而被送到急诊室。”

劳森教授解释说,大麻合法化会有一种象征作用,使得孩子们更有可能食用它。“如果大麻在人们心目中建立一个比较安全且容易获取的印象,那就意味着孩子们也更有可能会接触它。”

大麻合法化与去刑事化

目前,科罗拉多州和华盛顿州已经通过了大麻合法化的法律,华盛顿特区和17个州通过了大麻去刑事化的法律,此外,华盛顿特区和23个州通过了医用大麻合法化的法律。在今年11月4日的选举日,华盛顿特区,俄勒冈州和阿拉斯加州都要就大麻合法化进行投票,佛罗里达州和关岛则要对医疗大麻合法化进行投票。劳森教授说,现阶段关于大麻的研究还很有限,是否要合法化还有待商榷,不宜操之过急。

霍华德大学医学院教授威廉 •劳森说,“我欢迎大麻去刑事化,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食用大麻并不是像喝碳酸饮料或者吃糖果那样。它仍然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所以我希望,对于获取大麻的渠道,要增加严格限制。”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民调显示,65%的华盛顿居民对大麻合法化持支持态度。而大麻爱好者奥兰多•洛佩兹(Orlando Lopez)表示,即使大麻合法化,短时间也很难改变雇主和亲友对大麻使用者的负面看法。“我这辈子一直都是偷偷摸摸地抽大麻,像搞秘密地下活动一样,不让其他人看到。不管是什么时候,还是保持低调比较好。”

In 美国之音 Tags 大麻, 酒精, 香烟, 海洛因, 可卡因, 管制, 上瘾
Comment

美国模范族裔中的弱势群体

Zhao Liu April 14, 2014

在美国,亚裔人士由于勤劳成功而被人们称为模范少数族裔。然而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现象却是:在亚太裔这个所谓的模范人群中,有很多人处于弱势并且得不到帮助。一些学者也开始呼吁政府对处于弱势的亚太裔提供更多的资助。
 
索克布朗尼·育是一名高中生,她的父母是柬埔寨难民。和她许多同学一样,育的家庭经济困难,而父母也没钱供她和她的三个兄弟姐妹上大学。
 
“我们的确要面对经济问题,这使得我们申请读大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承担不起。”
 
在华盛顿智库美国进步中心举行的题为“美国变脸”的研讨会上,卓越教育首席运营官兼政策研究副主席德博拉·圣地亚哥(Deb Santiago)说,忽视或漠视弱势少数族裔是一种犯罪。她说:“你不能放弃你服务的社区,现实的情况是,他们或许在K-12基础教育体制中失败了。但如果你不给他们提供其他机会,而让他们再次失败,我认为则是一种政治犯罪。”
 
在美国,亚太裔学生常被贴上“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科学与比较教育学教授罗布·寺西(Rob Teranishi)说,这种偏见忽视了占多数的弱势亚太裔群体。
 
“在美国有这么一种成见,那就是亚太裔的学生都能上大学,读顶尖的名牌学校,比如哈佛,普林斯顿,伯克利等等。但事实上,美国的社区大学和其他门槛较低的四年制大学里聚集了大量的亚太裔学生。”
 
美国进步中心的“进步2050”项目副主席范妮萨·卡德纳斯  (Vanessa Cárdenas)说,
 
“亚裔美国人社区里的一些群体处境非常艰难,比如说,老挝裔和柬埔寨社区里25岁以上的成年人分别只有13%和14%的人有大学本科或以上的学位。”
 
AANAPIPI是美国教育部专门服务于亚裔、印第安人及太平洋岛民学生的项目,并由联邦政府资助。符合该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一般有10%以上的亚裔、印第安人及太平洋岛民学生,而且很多来自贫困家庭。亚裔及太平洋岛民美国奖学金基金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尼尔·堀越(Neil Horikoshi)介绍说,该项目对弱势的亚太裔学生提供了全方面的帮助,并让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在他们的社区里提供暑期过渡项目,帮他们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这对很多移民的家庭和学生非常重要。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提供学习社区,组建包括支持者,领导者,教授,家庭和社区成员在内的网络来确保学生们能够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解决问题。”
 
阿逸多·塔瓦尔科尔(Ajita Talwalker)是白宫国内政策委员会高级教育政策顾问,她表达了奥巴马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
 
“本届政府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让低收入以及代表性不足的家庭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然而,寺西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的资助远远不够满足高速增长的亚太裔群体,少数族裔服务项目仍然面临着很大挑战。
 
“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资金问题,这些机构在获取资源来支持他们工作方面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试图做的事情就是鼓励政府给这些有针对性的努力提供更多的资助。”
 
堀越说,美国正在变脸,亚裔与太平洋岛民是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到2050年,美国预计会有四千万亚太裔美国人,而有色人种将不再是少数族裔。

In 美国之音 Tags 少数族裔, 亚裔, 模范族裔, 智库, 名校
Comment

中国投资移民热持续升温

Zhao Liu April 9, 2014

近年来,中国富人对美国的投资移民项目(EB-5)的兴趣急剧飙升。2004年,仅有16名中国人获得投资移民签证,而2013年,申请投资移民签证的中国人数达到了6895人,占同类签证总人数的80%以上。
 
马里兰州的何珍珍律师介绍说,EB-5投资移民主要有两种方式。
 
华裔律师何珍珍说:“投资一百万,然后制造十个全职的就业机会,也就是雇佣十个全职的员工,然后可以取得绿卡,这是一种途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投资五十万,在经济比较萧条的地方,失业率比较高或者经济比较不好的地方。还有一种就是你可以投资到一些区域中心。这些所谓的区域中心其实他们都是一些公司。他们预先向美国移民局提供过一些他们的计划,然后取得了初步的核准。”
 
安洁利可·布伦纳是首都EB-5区域中心的总裁,该公司的投资移民项目有着100%的通过率,而其中很多客户来自中国。布伦纳说区域中心的优势在于,投资者除了投入资金以外,无需直接承担创造就业以及经营管理的责任。
 
布伦纳说:“区域中心很受欢迎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你不需要直接去创造工作,但是你的投资可以间接地创造工作岗位。一笔50万美元的投资可以让你,你的配偶和21岁以下未婚的子女移民到美国。从你提出申请开始,审理过程一般在12个月以内。”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规定,审理通过后申请人将拿到“临时绿卡”,而两年之后则可申请“永久绿卡”。但何珍珍说,投资区域中心是存在风险的,如果该区域中心管理不当,很有可能会使投资者人财两空。
 
何珍珍说:“即使是这些区域中心(Regional Center ),他们被移民局承认的是他们有资格可以接受50万的投资,但是没有保证说可以最终拿到绿卡。 ”
 
布伦纳说,相对于经济上的风险,投资者们更看重的是他们是否能够顺利拿到绿卡。布伦纳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他们的绿卡。但只要他们在移民方面有保障,他们往往愿意承担一些经济上的风险。”
 
对于区域中心项目之外的投资移民途径,何珍珍说,它们的实际开销远远高于投资者的预算。“光是去付这十个员工的薪资,再加上公司本身需要的房租和所有的开销,在差不多四年的时间过程中远超过100万美金。”
 
今年2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新公布的年度经济行动计划中,无预警地宣布将终结投资移民计划,使成千上万中国富豪移民梦碎。如今美国投资移民持续升温,布伦纳建议申请人要在年初尽早提出申请。
 
布伦纳说:“每年有一万的投资移民签证配额,而且是按照‘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的,申请人,配偶和子女都会占用这一配额,也就是说每个投资移民项目可能会占用四个EB-5签证的配额。所以,现在我们到国会游说,试图修改这一规定,让移民局每年提供一千个投资移民的申请配额,而不只是一千个投资移民签证配额,从而让这个项目的容量扩大将近4倍。”
 
何珍珍认为申请者不必担心投资移民配额的问题。她补充说,EB5并不是中国富人唯一的移民方式,满足EB5移民条件的申请者,大多都可以通过申请L1签证,用更少的钱更快速地拿到绿卡。
 
何珍珍说:“一般这些人自己都有公司,你在某一个母公司,国内的公司里面,你是经理的职位,有最少一年的时间,然后你在美国设立一个子公司的话,你可以自己把自己调来子公司来, 然后你可以用美国的这个子公司帮自己办绿卡。”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调查,三分之二的中国千万富翁有移民海外的打算。何珍珍说,中国富人选择移民美国主要是为了子女的教育。
 
何珍珍说:“几乎我每个客户真正希望的是他/她的孩子到美国来读书,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己有事业,在国内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为了自己,而且他们在国内的生活品质也很好,他们自己没有意愿或者理由到美国来,纯粹是为了孩子。”

In 美国之音 Tags EB5, 投资移民, 区域中心, 绿卡, 中国投资, 中国富人
Comment

抗争与适应: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Zhao Liu April 7, 201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尤其是近来,在西藏和新疆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抗争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政治和国际关系学者韩恩泽博士认为,中国民族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认同问题。而如何解决国家认同问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政治和国际关系学者韩恩泽博士是《抗争与适应:中国国家认同的政治》一书的作者,他认为少数民族对境外同族社会的认同和境外支持这两个因素在国家认同的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方面,他们拥有境外同族社会这一更好的选择,比如维吾尔族人有土耳其和其他中亚国家,而对于藏族人来说,他们有在印度的流亡社区。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境外的不同程度的支持,比如苏联在40和 60年代对维吾尔族的支持,以及美国在50年代对藏族的支持。”

韩恩泽对中国境内的维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和藏族人口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认为他们对于中国国家认同构建政策分别采取了反抗、移民、融入和自治的策略。

韩恩泽说,维吾尔族认为土耳其和苏联时代的中亚在各方面条件上要比中国新疆优越,再加上来自苏联、美国、土耳其等国的境外支持,因此对于北京构建“中华民族”的政策很抗拒。此外,由于维吾尔族人与汉人相貌差异较大,因此也使得他们难以融入中国主流社会。

“黄皮肤,黑头发,还有黄种人的特征,这些都是主流的对中国人形象的描述,这也造成了一个与种族有关问题,就是谁属于,谁不属于中国人这个身份框架之中。”

韩国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吸引了很多朝鲜族人移民韩国或迁移到韩国投资和留学生群体集中的中国城市。很多朝鲜族人移民到了韩国,其中大多数是非法劳工或者是通过结婚移民的朝鲜族女性。但由于朝鲜族人缺乏境外支持,甚至还会受到来自韩国人的歧视,他们在看待韩国(包括朝鲜)和中国的关系方面显得很矛盾。98%的朝鲜族受访对象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并让子女接受双语教育。

蒙古族认为蒙古国尽管有着更多的文化自由,但缺乏吸引人的经济模式,它也不能给蒙古族提供境外支持。因此,蒙古族人并不抗拒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反而选择积极融入。

“一个主流的趋势是蒙古族的父母会把子女送到汉语学校,而不是蒙语学校。所以可以预期在将来,教育会导致更多的同化。”

对于藏族而言,国际援助的存在和缺乏往往影响到藏人对本民族认同运动的兴起和衰落。此外宗教自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目前,绝大多数藏族人支持达赖喇嘛提出的“中间路线”,也就是实行民族自治。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全国人口的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韩恩泽认为,“中华民族”或者“中国人”的概念很难客观地定义,而应该由个人自身的认同决定。

“我觉得你很难从外部客观地定义这一概念,这种身份应该由那些认同他的人来定义。所以,如果你问‘你是不是中国人?’而人们回答说‘是’,那么就没问题。所以我不认为这一概念必须要有特定的文化和民族因素。”

In 美国之音 Tags 少数民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藏族, 朝鲜族, 韩国, 土耳其, 移民, 融入, 反抗
Comment

美国律师所或向马航波音提出巨额索赔诉讼

Zhao Liu March 27, 2014

马航370航班的遇难家属们发出愤怒的声音。3月25日,100多名失踪乘客家属在马来西亚驻北京使馆前进行抗议。但是这仍然不足以弥补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史蒂夫·王(Steve Wang)代表遇难家属,表达了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强烈不满与失望:“我们对马航处理家属合理诉求的态度感到极其失望,同时也对马航多次欺骗全世界人民的行为感到愤慨,我们希望在此向全世界揭露马航的谎言。”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基于已有的证据,马航表示已经接受关于马政府发布的声明,确认飞机已经失事,机上人员无一生还。

但是,美国芝加哥瑞贝克律师事务所的全球航空诉讼主管莫妮卡·凯丽(Monica Kelly)认为这次坠机事件是机械故障造成的,而波音公司也应该为这次事故负责任。她说:“我们认为波音777有设计上的缺陷,我们也认为有一半的机组人员并没有足够的应对紧急情况的训练,我们认为飞机坠毁前机舱的气压曾突然下降,从而导致机组人员与乘客失去意识,这也是为什么飞机会在耗尽燃油后,坠入印度洋中。”

这是该公司专家根据以往的坠机事件得出的结论,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坠机的胜安航空185航班(Silk Air Flight 185)和2005年在希腊坠机的太阳神航空522航班(Helios Airways Flight 522)都曾出现过高空失压的状况。凯丽补充说,此前关于飞机被劫持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劫机者把飞机撞向一个无人的区域这很不合理,如果他们打算自杀,他们肯定会把飞机开到附近人更多的地方。”

波音公司的新闻发言人约翰·邓恩则认为,在调查结果出来前,不能轻易下定论。他说:“每起飞行事故都有一系列不同的原因,但总的来说,航空是非常非常安全的,所以你不能草率地根据不同的事故做出推论。”

瑞贝克律师事务所已经向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巡回法院提交了对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制造商波音公司和承运公司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进行调查的申请。如果调查证明波音公司存在设计缺陷,那么所有运营商购买的波音777型飞机都得解决这一问题。

凯丽说,该公司打算为马航失联航班家属,针对马航和波音提出数百万美元的诉讼:“我们可以为所有乘客每人提出几百万美元的诉讼,我们期望能够代表50%以上的受害者。”

该事务所曾为2013年7月在旧金山坠机的韩亚航空214航班的117位受害者提出法律诉讼,而韩亚航空的事故飞机也是一架波音777。

邓恩则澄清说,目前该律师事务所并未提出诉讼。他说:“如果你看了法院立案,我相信这还没到诉讼的那一步,只是准备活动。”

目前,凯丽正在北京与马航失联航班遇难者家属接洽。她说:“他们大多并不了解他们有权在美国起诉事故飞机的制造商波音公司,所以我们的工作是告诉他们这些信息,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做出决定。”

In 美国之音 Tags 马来西亚, 马航, 失联, 家属, 航班, 遇难者
Comment

美国研究生院排名出炉:耶鲁法学院战胜哈佛

Zhao Liu March 18, 2014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15全美五类研究生院排名,宾州大学的沃顿商学院较去年上升了两位,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一。工程学院的前三名分别为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今年超越了范德堡大学荣登教育学院榜首。医学院的排名中,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分别为研究型和医疗型的第一名。在备受关注的法学院排名中,耶鲁大学再次击败了竞争对手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蝉联冠军。而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城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则是半日制法学院的前两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教育版编辑那安丽(Anita Narayan)介绍说,全美最佳研究生院的排名综合了大量统计数据和业内人士的评价。

“我们收集很多的统计数据,包括学生生源,师资力量,学生毕业后三个月的就业情况等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征求学术专家以及业内专业人士对这些项目质量的评价,从而了解这些学校在业内的声望。”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博士项目一年级的学生张一泓则认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的排名在她申请留学选择学校和项目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研究生院我不知道怎样,但是法学院的话,美国相当讲究这个排名,排名是相当重要的。你是在前14,和前20,前30,那差别是相当的大,不管是将来找工作,还是实习的机会,差别是很明显的。”

然而,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高级助理教务长克里斯托弗·布雷西(Christopher Bracey)认为,这一排名的价值被过高的估计了。

“这个排名有很主观的成分,他们将调查问卷发到像我一样的学校管理者手中,让我们互相评价哪些学校好,哪些学校不好,我们也不清楚最后结果是如何计算的。我记得几年前在填写问卷时,有人投了普林斯顿法学院的票,但实际上,普林斯顿根本就没有法学院。”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公益和宣传项目助理院长大卫·约翰逊(David Johnson)教授补充说,这些研究生院排名还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

“我不认为排名能够量化学生的幸福指数,学生们是否享受在某个学校的经历也没有被考虑。”

约翰逊认为,对于研究生项目而言,地理位置的优势往往比排名更加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工作机会。

“如果你想当一个戏剧演员,没有比去纽约学习更好的地方,如果你想拍电影,洛杉矶是最棒的,而华盛顿特区是全美学法律最好的地方, 毋庸置疑。”

华盛顿特区的每12个人里就有一个律师,这一比例是全美最高的,尽管华盛顿特区的人口不到美国的0.2%,但是却有着全美4%的律师。

在美国,读法学院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投资。以乔治·华盛顿大学为例,一年法学博士项目的花费大概为7万8千美元,而该项目2012届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12万美元。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人,其中赴美读研的人数为103427人,美国仍是中国留学生的第一留学目的地。

那安丽也曾经作为国际学生来到美国念书,她认为选择合适的学校比排名更重要。

“你要考虑哪所学校与你自己的经济情况和职业规划相符,以及你今后是打算留在美国发展,还是回到自己的国家。而且你要考虑这些项目提供的职业发展咨询与指导,这对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这么一种误解,就是你总想着要去最好的,或者前五名的学校。但你应该做的是,仔细研究哪所学校真正适合你。”

In 美国之音 Tags 美国大学, 排名, 法学院, 耶鲁, 哈佛
Comment

社交网络让中国网民不再孤单

Zhao Liu March 5, 2014

社交媒体正在全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就连中国和古巴这类共产党国家都不例外 —— 这就是前华尔街日报记者埃米莉•帕克刚刚出版的一部新书的主题。2011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运动由于成功推翻了4个国家的独裁政权而备受瞩目。2011年1月14日晚,突尼斯局势恶化导致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阿拉伯。18天后,埃及的示威浪潮导致穆巴拉克下台,结束了他长达30年的统治。接着,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被推翻并在战乱中丧生。最后叶门总统萨利赫宣布退位。而导致这一系列独裁政权倒台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把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当作武器,号召并联络民众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革命浪潮。“2009、2010年的时候,如果你跟出版商或者智库的人说,因特网会在埃及带来变革,人们会笑掉大牙。真的,他们觉得这种想法很疯狂。”

埃米莉•帕克(Emily Parker)是新美国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她曾是华尔街日报记者,并担任过前美国国务院的政策顾问。帕克的新书《现在我知道我的同志们是谁:来自地下因特网的声音》(Now I Know Who My Comrades Are: Voices from the Internet Underground)讲述了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人们的心理与生活,包括中国。

“自从有了因特网,中国政府就再也无法完全控制信息的流动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同时,普通的中国民众也开始利用网络来向政府官员问责,要求增加他们的透明度,并通过网络对环境污染、贪污腐败和司法公平等问题采取行动。”

帕克还说,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另一重大意义是让原本被孤立的人们找到了同伴,并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

“从小到大,你都是从政府的媒体机构得到讯息,而你并不总是同意政府的所作所为,但是你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和你想的一样。突然你有了网络,并且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和你志同道合。我觉得这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认识。”

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人数达到了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而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然而,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网民仍然与外界隔离,社交媒体网站脸书和推特仍然无法进入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本土的社交网络人人网和微博。帕克说,中国政府对网络的审查和监控仍然很严格,但是这并没有消减网民们发出自己声音的热情。

“中国网民在躲避网络审查方面特别有创意,你知道他们故意用错别字,或者是编些有趣的词组,还有一些内幕笑话,真的挺赞的!”

帕克认为,隔离、恐吓和冷漠是中国、古巴和俄罗斯政府控制民众的主要手段。在古巴只有5%的民众使用英特网,人们害怕因为和外界沟通而遭到迫害 。而俄罗斯民众“冷漠”的状态则来源于长期抗争无果的经历,尽管他们拥有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但如今,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心理与生活。帕克说,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不一定会在中国带来革命,但她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我不确定中国是否会朝着西方民主化的道路前进,但我认为因特网正在使中国变得更加开放。”

In 美国之音 Tags 社交媒体, 网民, 审查, 互联网, 中国网民
Comment
  • Video
  • Older
  • Newer

ARCHIVE

MIT好兄弟谈硅谷创业路 

美厨娘的两道菜

一个婚礼策划师的一天

SOMA区的几个年轻人

好莱坞正在经历文化革命

旅美青年作曲家李劭晟

卖烤串的MBA

日裔美国人眼中的安倍访美

《棉花之路》:廉价时尚的高昂代价

民权战场塞尔玛的50年变迁

网上约会在北美华人中流行

互联网企业将颠覆影视行业

中国影人涌入好莱坞

中美电影合作进入蜜月期?

美国大麻合法化的博弈(下)

美国大麻合法化的博弈(上)

美国模范族裔中的弱势群体

中国投资移民热持续升温

抗争与适应: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美国律师所或向马航波音提出巨额索赔诉讼

美国研究生院排名出炉:耶鲁法学院战胜哈佛

社交网络让中国网民不再孤单

与中国大学合作:美国大学将挥刀自宫?

亚洲教科书之争越大洋:美国韩裔对日本海说不

facebook twitter-unauth instagram-unauth linkedin url
  • News
  • Contact

Zhao Lewis Liu © 2022

Zhāo Lewis Liú

Writer | Director | Producer

Independent filmmaker

Freelance writer

facebook twitter-unauth instagram-unauth linkedin url